1.电介质的损耗
1.1电介质损耗的基本概念
任何电 介质 在 电压 作用下都会有能量损耗:一种是由电导引起的所谓电导损耗;另一种是由某种极化引起的所谓极化损耗。电 介质 的能量损耗简称为 介质 损耗。同一 介质 在不同类型的 电压 作用下,其损耗也不同。
在直流 电压 下,由于 介质 中没有周期性的极化过程,而一次性极化所损耗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,所以电 介质 中的损耗就只有电导引起的损耗,这时用电 介质 的电导率即可表达其损耗特性。因此,在直流 电压 下没有 介质 损耗这一说法。
在交流 电压 下,除了电导损耗外,还存在由于周期性反复进行的极化而引起的不可忽略的极化损耗,所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反映电 介质 的能量损耗特性,即所谓电 介质 损耗。电 介质 损耗最终会引起电 介质 的发热,致使温度升高,温度升高又使 介质 的电导增大,泄漏电流增加,损耗进一步增大,如此形成恶性循坏。长期的高温作用会加速绝缘的老化过程,直至损坏绝缘。因此, 介质 的损耗特性对其绝缘性能影响极大。
由上述可见,绝缘在交流 电压 下的损耗远远大于在直流 电压 下的损耗,这也是绝缘在交流 电压 下比在直流 电压 下更容易劣化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1.2 介质 损耗因数(tan δ )
图 1-9所示的电 介质 三支路并联等效电路可以代表任何实际 介质 的等效电路,不但适用于直流 电压 ,也适用于交流 电压 。电路中的 电阻 R及 r 是引起有功功率损耗的元件。R代表电导引起的损耗,r代表有损极化过程中引起的损耗。在交流 电压 作用下,电 介质 等效电路中的电流(或 电压 )可以归并为有功和无功两个分量。因此,图1-9可进一步简化为 电阻 和电容两个元件并联或串联的等效电路,如图1-10、图1-11所示。
在等效电路所对应的相量图中, φ 为通过 介质 的电流与所加 电压 间的相位角,即电路的功率因数角; δ 为 φ 的余角,称之为 介质 损耗角。
需要指出,上述两个等效电路的结构和元件参数各不相同,但这并不影响电路中的 电压 、电流及其相位关系,这是因为它们是根据等效条件建立起来的。
对于图 1-10所示的并联等效电路,有
(1-11)
电路中的功率损耗为
(1-12)
对于图 1-11所示的串联等效电路,有
(1-13)
电路中的功率损耗为
(1-14)
因为上述两种等效电路是描述同一 介质 的不同等效电路,所以其功率损耗应相等。比较式 (1-12)和式(1-14)可得
(1-15)
此式说明,对同一 介质 用不同的等效电路表示时,其等效电容是不相同的。所以,当用高压电桥测量绝缘的 tan δ 时,电容量的计算公式则与采用哪一种等效电路有关。由于绝缘的tan δ 一般都很小,即1+tan 2 δ ≈ 1,故C p ≈ C s , 这时功率损耗在两种等效电路中就可用同一公式表示为
(1-16)
由此可见, 介质 损耗 P与外加 电压 U的平方成正比,与电源的角频率 ω 成正比,且与电容量成正比。所以,为了控制绝缘的损耗功率,减少其发热,延缓 介质 的老化,应避免绝缘长期在高于其额定 电压 及高于额定频率的电源下工作。通常,对于 电气设备 而言,额定工作 电压 及电源频率均为定值,由于绝缘结构一定,C也一定,因此P最后取决于tan δ ,即P与tan δ 成正比,所以tan δ 的大小将直接反映 介质 损耗功率的大小。因此,在高 电压 工程中常将tan δ 作为衡量电 介质 损耗特性的一个物理参数,称之为 介质 损耗因数或 介质 损耗角正切。
需要说明,用 tan δ 表示电 介质 的损耗特性要比直接用损耗功率P方便得多,这是因为:
(1)P值与试验 电压 、试品尺寸均密切相关,因此不能对不同尺寸的同样 绝缘材料 进行比较。
(2)
是一个比值,无量纲,它与材料的几何尺寸无关,只与材料的品质特性有关。因此,可以直接根据tan
δ
的值对电
介质
的损耗特性作出评价。
在表 1-2中列出了一些常用液体和固体电 介质 在 工频电压 下20℃的tan δ 值。
表 1 -2 常用液体和固体电 介质 在 工频电压 下 20 ℃的t an δ 值
电 介质 |
t an δ ( %) |
电 介质 |
tan δ ( %) |
变压器油 |
0 .05~0.5 |
聚乙烯 |
0 .01~0.02 |
蓖麻油 |
1 ~3 |
交联聚乙烯 |
0 .02~0.05 |
沥青云母带 |
0 .2~1 |
聚苯乙烯 |
0 .01~0.03 |
电瓷 |
2 ~5 |
聚四氟乙烯 |
< 0 .02 |
油浸电缆纸 |
0 .5~8 |
聚氯乙烯 |
5 ~10 |
环氧树脂 |
0 .1~1 |
酚醛树脂 |
1 ~10 |
1.3影响电介质损耗的因素
(1)不同的电 介质 ,其损耗特性也不同。气体电 介质 的损耗仅由电导引起,损耗极小(tan δ <10 -8 ),所以常用气体(空气、N 2 等)作为标准电容器的 介质 。但当外加 电压 U超过气体的起始放电 电压 U 0 时,将发生局部放电,这时气体的损耗将急剧增加,这在高压输电线上是常见的,称为电晕损耗。此外,当固体电 介质 中含有气隙时,在一定的电场 强度 下,气隙中将产生局部放电,也会使损耗急剧增加,使固体绝缘逐渐劣化,因此常采用干燥、浸油或充胶等措施来消除气隙。对固体电 介质 和金属电极接触处的空气隙,经常采用短路的办法,使气隙内电场为零。例如,在35kV纯瓷套管的内壁上涂半导体釉或喷铝,并通过弹性铜片与导电杆相连。液体和固休电 介质 的损耗特性比较复杂,因为不同的物质结构只有不同的极化特性,不同的极化特性自然会影响到 介质 的损耗特性。
(2)中性或弱极性 介质 的损耗主要山电导引起,tan δ 较小。损耗与温度的关系和电导与温度的关系相似,即tan δ 随温度的升高也是按指数规律增大。例如,变压器油在20℃时的tan δ ≤ 0.5%,70℃时tan δ ≤ 2.5%。
(3)对于极性液体 介质 ,由于偶极子转向极化引起的极化损耗较 大 ,所以tan δ 较大,而且tan δ 与温度、频率均有关,如图1-12所示。以曲线1为例介绍,当温度t<t 1 ;时,由于温度较低,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都很小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材料的黏滞性减小,有利于偶极子的转向极化,使极化损耗显著增大,同时电导损耗也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大,所以在这一范围内tan δ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。当去 t 1 <t< t 2 时,随着温度的升高,分子的热运动加快,从而又妨碍了偶极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有规则的排列,因此极化损耗随温度升高而减小。由于这一温度范围 内极化损耗的减小要比电导损耗的增加更快,所以总的 tan δ 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。当t > t 2 时,由于电导损耗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,极化损耗相对来说已不占主要部分,因此tan δ 重新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。
(4)对于油纸组合绝缘 介质 ,其tan δ 值的大小与油纸的老化程度和温度均有关。由于随着油纸绝缘老化程度的加深,绝缘纸内部含有的纤维素小分子链、水分、纤维素降解产物(低分子酸等)以及绝缘油老化生成的酸等弱极性或极性物质会增多,导致油纸绝缘单位体积内带电粒子数目增多。因此,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,老化的油纸绝缘极化损耗会增大,使得油纸绝缘的tan δ 值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,且其tan δ 值与温度、频率的关系和极性液体相似,表现为tan δ 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,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,如图1-13所示 。
(5)从图1-12还可以看出,当f 2 >f 1 ,即电源频率增高时,tan δ 的极大值出现在较高 的温度。这是因为电源频率增高时,偶极子的转向来不及充分进行,要使极化进行得充分,就必须减小黏滞性,也就是说要升高温度,所以使整个曲线往右移。 tan δ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在工程上具有重要实用意义。例如,配制 绝缘材料 时,应适当选择配方的比例,使所配制的 绝缘材料 在其工作温度范围之内tan δ 的值最小(如t 2 点),而避开tan δ 的最大值(如 t 1 点)。
( 6)电场对电 介质 的tan δ 有直接的影响。当电场 强度 较低 时,电 介质 的损耗仅有电导损耗和一定的极化损耗,且处于某一较为稳定的数值。当电场 强度 达到某一临界值后,会使电 介质 中产生局部放电,损耗急剧增加。在不同 电压 下测量绝缘的 tan δ ,作出的 tan δ 与 电压 的关系曲线,如图1-14所示。由图可见,当 外加 电压 U超过某一 电压 U 0 时tan δ 急剧上升。U 0 便是 介质 产 生局部放电的起始 电压 。工程上常以此来判断 介质 中是否存在局 部放电现象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